论文 | 庞琴:第三国在中美经济竞争中的选择偏好
我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庞琴副教授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年第4期)发表论文《第三国在中美经济竞争中的选择偏好》,现全文分享如下:



【内容提要】第三国如何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是影响中美战略竞争乃至国际秩序转型的关键因素,哪些因素促使第三国倾向于同中国或美国保持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因而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第三国在选边过程中,除采用权力、相互依赖和威胁感知等相同标准比较中美并选择更“有利可图”的一方,还会考虑中美两国作为“先入者”和“后入者”同本国的经济连接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的事实。换言之,第三国对中美经济的情感和期待存在明显差异,这将影响它们的选边倾向。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把中美经济竞争看作第三国市场中“先入者—后入者”之间的争夺,第三国的选择偏好同它们对美国的忠诚感和对中国的获益感直接相关。这两个因素在中美经济权力对比发生变化背景下会强化第三国的态度转变,即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对美国有忠诚感的第三国比没有忠诚感的第三国更可能放弃美国,对中国有获益感的第三国比没有获益感的第三国会更积极选择中国。对16个国家18443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的定量检验显著支持这一结论。
【关键词】中美经济竞争;权力转移;第三国;选边;对冲
【作者简介】庞琴,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外交、中美关系、民族主义、香港居民的国家认同等,已在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SSC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SSCI),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SSCI),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亚太》, 《现代国际关系》 等期刊中发表论文十数篇,并于美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Palgrave McMillian)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英文和中文专著各一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
全文请点击文末链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