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评审圆满结束

发布人:“一带一路”研究院

        2023年4月17日,由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以下简称高盟)发起的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评审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山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都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以及外研在线共同主办。

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

1.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教授

2.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

3.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坚教授

4.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社科处处长韩志斌教授

5.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

6.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德语系主任陈壮鹰教授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都研究院院长、北京洪堡论坛秘书长冯晓虎教授

8.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主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副主编陈靓教授

罗林教授与刘鸿武教授担任评审委员会共同主席,高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陈杰教授担任评审委员会秘书。

 

评审委员会在前期认真审阅申请者材料的基础上,以在线形式开展了热烈的集体讨论,就首届案例奖设奖原则、评审标准和程序达成高度共识,在此基础上对申请材料逐一充分评估,展示了高度的权威性、专业性以及对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深刻理解。

经过表决,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评审委员会同意:

授予张蕴岭教授最高荣誉奖

授予杨成、寿慧生特等奖

授予郭树勇、翟崑、赵少峰一等奖

授予祝湘辉、曲辰、李煜婕、张芯瑜二等奖

授予李冬新、龚恬、管秀兰、何思雨三等奖

 

首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案例奖是高盟着力打造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专业性大奖,旨在通过评选出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经验,推动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部分获奖案例将受邀在中山大学举办的第五届高盟年会上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