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第8期)】陈定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19年5月23日17:30,“一带一路”研究院学术讲座第8期在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3号1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学术讲座主讲人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陈定定,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牛军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并进行了总结评论。“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和中山医学院外事工作室主任覃胜勇副教授出席了讲座,并参与了讨论。

本次讲座陈教授主要从概况、机遇、挑战和大战略四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精彩评价。首先,陈教授简单概括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强调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共享性和世界性。“一带一路”建设理念突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契合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反映出推动各国平等互利的美好愿景和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是宽范围、广纳入的,现已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是世界的“一带一路”。
其次,陈教授具体示例“中意合作”和“中国与东盟合作”,举例阐述了目前“一带一路”在贸易投资和安全方面面临的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整体区位优势开始凸显,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以及卫生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契机与发展空间越发明显和逐步扩大,但囿于资源禀赋的现实情况,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却有向少数地区集中的趋势;而在安全领域,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扩大了中国在阿富汗的直接利益,直接促使合作双方加强在阿富汗安全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加强对相关安全问题的关注。
然而,在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的存在。第一是在安全方面面临的新风险,主要体现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两个方面。美欧国家出于对标准、债务和金融风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意图的和影响的担忧,对“一带一路”建设保持警惕,质疑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动机、可行性以及倡议潜在影响力。第二点风险存在于贸易和投资领域,由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发展情况各异、情况较为复杂,如何合理的分布投资和扩大贸易规模、如何与世界老牌强国进行友好合作等等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点是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风险。国外舆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是参与世界管理和树立国际形象的高效率方式。
最后,陈教授阐述了中国目前的大战略。国家的战略选择可以影响国际秩序的再建构,而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是参与并改造,而中国也同时在酝酿新的大战略。一方面中国将更加融入当前的世界秩序,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将体现在除经济和军事领域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国正在努力为世界提出一个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中国方案”或“中国模式”。中国的新战略本身就是新的机遇,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带来了挑战。如何面对中国的新战略是西方国家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并且,如何更好地参与世界秩序、加入世界管理也成为中国需要紧急思考和作出反应的问题。
讲座最后,牛军凯教授和陈建洪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评论。然后,陈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及同学们就讲座的内容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精彩讨论,加深了同学们对“一带一路”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