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我中心费晟副教授就衡量中澳关系提出建议——衡量中澳关系 民间维度不可缺
发布日期:2016-08-22
2016年8月21日,我中心费晟副教授在《澳洲新快报》发表文章:
一个有趣且常见的现象是,在中国大部分媒体及民众的认知中,中澳之间发生的几乎所有龃龉,不论具体当事方是谁,不论具体争议的问题是什么都可能被上升到破坏两国关系的维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媒体为了生存喜欢制造大新闻,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众有“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围观心理。

从一个更具体现实的层面看,这也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充斥着屈辱感以及亡国保种的危机,由此我们更警惕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中张力的一面。这种话语态度当然有内在的合理性,但一个负面后果是,一些本来非常民间层面的议题动辄被渲染为国家间的角力。
就中澳关系来说,现在许多人介意一些杂音而忽视掉中澳双方相互依赖持续加深的事实,这令人遗憾。比如根据霍顿侮辱孙杨事件推断澳大利亚存在刻意辱华排华意向,这是不可思议的。自联盟党上台以来澳大利亚民粹思想略显返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把视角转向真正民间交流的维度,可以发现利好消息更是源源不断,值得庆幸。
今年6月,继对持中国护照访客可签发三年内多次往返签证外,澳洲政府又批准所有年满16周岁持中国护照入境的人士将与英国、美国及新西兰等1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享受快速通道自助通关(SmartGate)。
在我看来,这不仅将大大减少通关耗费的时间,提升中国护照含金量,更能舒缓普通访客入境的紧张心情,尤其是造福英语不便、国际旅行经验不丰富的人群。自我认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澳大利亚享受与发达国家同样的待遇,这是在其他西方国家很少见的。
如此就要问,如果说澳洲个别运动员的言行以及限制投资的案件可以被渲染为不尊重中国或抵制中国崛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澳洲这一便民政策的出台呢?
毫无疑问,这种正面现象出现的根本动因在于中国与澳洲双方人民之间势不可挡的交流需求,无论是客流还是物流都持续保持上升,一个数据是2015年度中国赴澳旅客达到惊人的102.36万人次。与部分危言耸听的媒体不同,中国的务实部门尤其是服务业企业的动向清楚说明了这一点。
南方航空公司在7月29日宣布,经过与澳洲方面的协商,今年12月开始开通广州至阿德莱德的直飞航线。这样,仅广州一个城市出发的航班就可以直航5个主要的澳洲城市。不仅如此,2016年底开始,广州直飞悉尼的航班要增加到每天3班。现在中国仅南方航空往来中澳的单向航班就达每周45班,通往整个大洋洲的航班则达到每周75次之多。
澳大利亚对华立场存不存在政治与经济的分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澳大利亚本质上一个民主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更是一个有着强烈孤立主义传统的国家。这使得澳洲社会不可避免会存在各种舆论论调,相当一批顽固的文化排外主义者也保有生存空间。但是中澳关系的主流究竟是什么,媒体和大众也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转载自: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文章,公众号gggz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