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转载:澳大利亚白皮书出炉融入亚洲“迫不及待”
发布日期:2012-11-12

白皮书的重点是如何充分利用亚洲,主要是以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为契机,发挥澳大利亚已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就像当年搭乘中国改革开放的顺风车一样。
——喻常森 (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新闻背景
10月底,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发布了酝酿三年的《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提出建立“亚洲世纪政策”部门以推动相关改革。总理吉拉德提及此书意为调整澳大利亚今后的战略焦点:从目前欧洲的“旧国家”转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
该白皮书受到澳国内各界人士的普遍支持。分析认为,亚洲崛起的意义堪比工业革命。
对此,广州日报本期圆桌会议特邀请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喻常森,来为大家详细解读澳大利亚白皮书。
本报记者:王璜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
澳大利亚白皮书令人惊喜

Q&A
广州日报:澳大利亚白皮书原计划最早于今年6月份公布,但却推迟到现在。选择这个时间点,外界议论称澳大利亚有意选择在美国大选前夕,意在回避可能出现的激烈反应,您怎么看?
喻常森:澳大利亚白皮书内容丰富,特别是有一些令人惊喜的提议,例如:“中小学都将设立中文、印地语、印尼语或日语课程,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亚洲语言。”白皮书还建议,商界和政府的决策人士应该具备有关亚洲地区的专业知识等等。
白皮书的重点是如何充分利用亚洲,主要是以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为契机,发挥澳大利亚已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就像当年搭乘中国改革开放的顺风车一样。
对于是否有意选择在美国大选前夕,我推测在公布时机的选择上主要是出于对澳大利亚国内的政治考虑。
对中澳两国是双赢
Q&A
广州日报:澳大利亚的外交策略一直是亲美基调,此番对亚洲国家高调“示爱”,对整个世界的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喻常森: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繁荣。
随着中国强大,澳大利亚必须搞好对华关系,特别是今年中澳建交四十周年,维护良好的澳中关系对两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战略。但“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政策曾经多次出现反复,应该是听其言观其行,不能太过乐观或者悲观。”
白皮书对世界格局判断基本上是乐观的,与三年前国防白皮书大肆渲染战争和扩军基调明显不同,所以,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新版白皮书也并未否定澳美传统关系,但所占分量大为缩水,这是否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已经开始做方向性调整,目前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