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研究员许少民参加“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竞争的历史与现实”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0-22
8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主办的“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竞争的历史与现实”内部研讨会以线上会议形式举行,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许少民应邀参会并就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视野下的南太地区外交做发言。
许少民指出,澳大利亚的“印太战略”处于变动之中,其制定之初一方面是为了对冲中国崛起,另一方面是对冲美国特朗普政府从亚太地区战略收缩甚至退出所导致的潜在风险;目前澳大利亚的“印太战略”由对冲中国明确转向制衡。太平洋岛国在澳“印太战略”中的角色也随其目标调整而不断变化。“印太战略”制定之初,南太岛国几乎处于缺位状态。在2016和2017年间,澳大利亚官方文件明确界定了“印太”地区的范围,将东南亚视为“印太”战略空间的中心,突出印度、美国、东北亚的重要性,淡化南太岛国在其战略中的存在。在形成对华制衡理念后,澳大利亚逐渐明确南太岛国在其战略中的地位。2019年起澳在其官方表态中开始强调南太岛国的重要性,将其定义为自身“印太战略”的基石。澳大利亚对中国南太地区外交的认知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2018年是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在南太地区的存在持温和乐观立场,积极探索中澳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空间。在2018年之后,澳大利亚对华整体战略定位逐渐调整,澳大利亚错误地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主导者,甚至渲染中国版的“门罗主义”,澳大利亚官学两界遂逐渐将中国在南太地区的战略存在视为挑战甚至威胁。由于澳政界、学界以及舆论持续将中国在南太地区的行动视为威胁并强调中澳竞争关系,澳大利亚民众基本接受官方的立场,并支持澳大利亚加大战略投入,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
与会专家主要围绕南太地区大国竞争的历史、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崛起及其“混合战略”的应用、主要大国与南太地区岛国的合作机制和中澳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