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 |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2021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大赛成功举办
10月23日,由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2021年会在广东珠海顺利举办,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50余所大学的160余位嘉宾出席了年会。

开幕式由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平台主任陈杰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善民教授致欢迎词,他介绍了中山大学在国别和区域研究及其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强调要重视新形势下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建设。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林教授在线致辞,他结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是我国走向世界中心的坚强动力,期待联盟成员单位能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智识资源。联盟理事长、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常晨光教授表示,国际翻译学院将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的紧密结合,壮大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力量。他希望与会嘉宾共襄盛举,享受此次学术盛宴。开幕式上,联盟举办了特邀嘉宾聘任仪式,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教授受聘为联盟名誉理事长,著名非洲问题研究专家、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受聘为联盟特聘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拉美研究所原副所长、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研究员受聘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瑛教授受聘为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联盟理事长常晨光教授和联席理事长余江教授为莅临现场的特聘首席专家刘鸿武教授、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江时学研究员以及部分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李善民副校长视频致辞
联盟理事长常晨光教授致辞
联盟秘书长陈杰教授主持开幕式



随后,论坛进入主旨发言环节,参会嘉宾结合个人经历和研究成果作了精彩发言。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教授主持主旨发言第一阶段。于洪君教授以“区域研究应与国别研究、全球研究统筹推进”为题,倡导区域研究学者树立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世界发展潮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原驻埃及、沙特大使,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与中东合作现状,探讨新时代的中国中东外交与中东研究人才培养方式。刘作奎研究员从中国的中东欧问题研究范式和前景展开,阐述了对中国的中东欧青年研究人才培养的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结合区域国别研究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立场,分享了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上外经验。
主旨发言第二阶段由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葡语国家研究院院长、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叶桂平教授主持。刘鸿武教授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角度展开,阐述了“六位一体”培养中国区域国别学创新人才的实践与理论。江时学研究员作了题为“如何培养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发言,倡议国别和区域领域研究学者提升自身能力、精准学科定位,齐心协力打通研究成果发表渠道。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教授梳理了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南方脉络,就跨学科人才培养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陈杰教授以国别区域研究所需素养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特色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路径。
主旨发言阶段后,陈杰教授主持召开联盟理事长会、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联盟章程的修订情况做出说明。在会议上,嘉宾还投票通过了新会员入会申请,联盟理事长常晨光、联盟联席理事长余江等嘉宾为新入盟成员颁发聘书。
下午是联盟年会分会场研讨环节。联盟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学者结合研究成果,就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高校经验、理论探索与国际经验、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与讲好中国故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过程性因素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经验,取得了广泛共识。
此外,由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大赛也同步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90余名优秀学子从3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来到现场参加复赛与决赛。经过两轮激烈角逐,彭君仪(天津外国语大学)、曹碧轩(电子科技大学)斩获特等奖,林景怡(中山大学)、闫咏琪(中山大学)、廖潇雅(浙江外国语学院)、林歆玥(福建警察学院)荣获一等奖。

特等奖获奖选手彭君仪

据悉,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和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于2019年倡议发起成立,涉及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国际关系、管理学、民族学等多个与国别和区域研究相关的学科。旨在挖掘契合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端人才,促进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目前,联盟成员已覆盖90多所大学的130余家院系。
以上图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编辑:杨天虹
初审:陈 杰
审核:张朝枝
审核发布:屈琼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