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我院副院长张朝枝教授出席中塔 “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塔吉克斯坦段遗产点保护管理规划合作线上会议

发布人:尚余子铭

 

 

 

12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主办的“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塔吉克斯坦段遗产点保护管理规划合作会议在线上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塔吉克斯坦文化部副部长穆谢拉·谢里夫佐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出席会议并讲话。我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主持人张朝枝教授在专家讨论环节就旅游在文化遗产管理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发言。

 

 

 

 
 

 

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先生重点介绍了世界遗产申报的技术流程与具体要点,塔方专家介绍了目前申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需要中方支持的重点。中国专家重点介绍了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世界遗产监测、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等议题深入讨论,为塔方下一步申遗工作提供有益建议。 
“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项目之一。应这一跨国申遗项目缔约国之一塔吉克斯坦的邀请,中方与塔方合作,为塔方申遗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国家文物局指导中方承办单位,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协助塔方建立遗产点数据库、设置申遗能力建设线上课程、召开线上技术会议等方式,实现疫情期间中塔文化遗产合作不间断、任务不停顿、成效无折扣,成为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的阶段性务实合作成果。(转自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略有修改)

 

 

 

 

 

 

背景介绍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遗   

 

 

古丝绸之路的涵盖的区域和路网十分庞大,覆盖了现代中亚大部分区域。费尔干纳盆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气候适宜,历史悠久,人口稠密。费尔干纳之路是中国通往西方国家的北路的一部分,它穿过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将喀什与费尔干纳及中亚地区连接起来。它的一个分支通往索格特。这条道路在浩罕与费尔干纳之路分开,沿着伊斯法拉,再往卡尼巴达姆,苦盏,乌拉秋别,沙赫里斯坦,最后到达撒马尔罕。另一条支线又从撒马尔罕到泽拉夫尚的上游,经过邦吉卡特,瓦加顿。当地的索格特之路是从巴尔赫经铁尔梅兹到撒马尔罕,然后是通往乌什鲁沙那道路的一部分,这条道路连接了南线和北线两个主要线路。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文件为国家之间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法律、组织和物质基础。自2011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木图办事处一直在执行“保护丝绸之路沿线中亚世界遗产地”项目。在实施该项目(第二阶段)期间,经过来自中亚地区的四个国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专家的努力,在有关丝绸之路遗产地和廊道的文件编制、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2015年后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同组成“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申报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工作组,正在积极运作。2018年10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召开了关于拟定“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跨国联合世界遗产申报文本准备的工作组会议,IICC-X派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旨在开展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10月3日——4日又在当地召开了关于制定丝绸之路廊道管理战略的次区域研讨会。各国代表一致认为,下一步将共同进行丝绸之路遗产中泽拉夫尚廊道和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两个廊道的提名清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并签署了协议。2019年1月,应UNESCO塔吉克斯坦国家委员会的邀请,中方派出考察团于对塔国境内位于索格特州9处拟申报“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的文化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

 

 

 

 

 

 

编辑:杨天虹

初审:尚余子铭

审核:张朝枝

审核发布:屈琼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