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 知识的生产、交流与媒介

发布人:尚余子铭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南校园中山楼713 腾讯会议 (会议号:411 5945 2213)

 

 

 

 
 
 
 
 

主办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亚洲史研究》编辑部

时间

2022年6月17-18日

地点

中山大学南校园中山楼713

腾讯会议

(会议号:411 5945 2213)

 
 
 
 
 
 
 

 

会议议程

6月17日(周五)

 

8:30—9:00  开幕式(主持人:朱玫)

欢迎致辞:牛军凯(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院长)

工作坊引言:滨下武志(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第一场(9:00—10:05)  古代东亚的知识与信息交流

主持人:朱玫

 

汉晋时期知识、情报的交流及东亚秩序

报告人:金庆浩(成均馆大学)

评议人:张荣强(南开大学)

 

中日韩出土文献中大写数字的使用

报告人:戴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

评议人:徐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

(每人发言20分钟,评议与回应10-15分钟)

 

10:05-10:15 茶歇

 

第二场(10:15—11:55)  书籍的秩序

主持人:刘勇

 

论高丽对宋的书籍外交

报告人:郑墡谟(南京大学)

评议人:孙卫国(南开大学)

 

东亚理学接受中的图像因素——基于《四书章图》的文献学考察

报告人:杨洋(中山大学)

评议人:田炳郁(南昌大学)

 

朝鲜王朝前期地理知识的获取与编制——以地理志与类书的考察为中心

报告人:李恒恩(中山大学)

评议人:黄永远(中山大学)

 

第三场(14:00—15:40)  文书、抄本的流通与使用

主持人:邱轶皓

 

从词汇文献看苏美尔人的驿站与信使

报告人:李智(中山大学)

评议人:蒋家瑜(首都师范大学)

 

书以载文:以瓦绥提《玛卡梅库法篇》为例

报告人:钱艾琳(南方科技大学)

评议人:李智(中山大学)

 

高丽末朝鲜初期“告身”的文书体式变迁与行政运作

报告人:陈宛钰(中山大学)、朱玫(中山大学)

评议人:阿风(清华大学)

 

15:40-15:50 茶歇

 

第四场(15:50—17:30)  文化交互与知识传播

主持人:曹寅

 

多重文化交互:《会同四教》与18世纪越南天主教的跨宗教对话

报告人:杜雨晴(中山大学)

评议人:郭丽娜(中山大学)

 

从“克拉肯”到“巨型乌贼”——“邪恶章鱼”知识的形成与流变

报告人:程方毅(中山大学)

评议人:Barry McCarron(中山大学)

 

明治时期日本对华水产调查

报告人:宋恩泽(中山大学)、杨培娜(中山大学)

评议人:姜娜(鲁东大学)

 

 6月18日(周六)

第五场(8:00—9:40)  东亚知识的近代生成

主持人:杨洋

 

大韩帝国时期媒体中的梁启超文本变异——以《罗兰夫人传》的三种译本为中心

报告人:孙成俊(韩国海洋大学)

评议人:安东强(中山大学)

 

由《大同书》与《星界想游记》的关联说引发的思考

报告人:顾春(北京工业大学)

评议人:朱坤容(中山大学)

 

从宗教到伦理:和辻哲郎的道元研究

报告人:朱坤容(中山大学)
评议人:赵晓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9:40-9:50 茶歇

 

第六场(9:50-11:30)话语构建与知识生产

主持人:黎相宜

 

想象中的基建: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中的滇缅铁路
报告人:曹寅(清华大学)
评议人:袁丁(中山大学)

阿拉伯文史著对于“奥斯曼征服”的层累建构
报告人:白云天(中山大学)
评议人:邱轶皓(复旦大学)

隐蔽战线的知识生产:冷战初期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的印尼研究
报告人:吴耀庭(中山大学)
评议人:费晟(中山大学)

 

11:30-12:00 交流讨论

 
 

与会嘉宾

滨下武志: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金庆浩:成均馆大学 东亚学术院,教授、院长
孙成俊:韩国海洋大学 全球海洋人文学部 东亚文化专业,副教授
徐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戴卫红: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阿风: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曹寅: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蒋家瑜: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副教授
顾春: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副教授
孙卫国: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教授
张荣强: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教授
邱轶皓:复旦大学 历史系,副教授
郑墡谟: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田炳郁:南昌大学 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姜娜:鲁东大学 文学院,讲师
钱艾琳:南方科技大学 人文科学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赵晓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日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郭丽娜:中山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程方毅:中山大学 博雅学院,副教授
牛军凯: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院长
黎相宜: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白云天: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杜雨晴: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吴耀庭:中山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在读
黄永远:中山大学 国际翻译学院,副教授
袁丁: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教授
安东强: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教授、副主任
刘勇: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教授
费晟: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教授
杨培娜: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副教授
朱玫: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副教授
朱坤容: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副教授
Barry McCarron(麦贝力):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副教授
杨洋: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李智: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李恒恩: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硕士在读
陈宛钰: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硕士在读
宋恩泽: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硕士在读
 

以上图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大历史学系

 

 

编辑:杨天虹

初审:尚余子铭

审核:张朝枝

审核发布:屈琼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