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 | “一带一路”研究多学科交叉论坛(第4期)顺利举办

发布人:尚余子铭

2023年6月1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第4期“‘一带一路’研究多学科交叉论坛”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A350顺利举办,本期的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会议由研究院院长陈建洪教授主持,来自国际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旅游学院、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等院系的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陈建洪教授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场所。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包括主题发言和圆桌讨论两个部分。在主题发言部分,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张宇权副教授以菲律宾为例,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在东南亚的前景。张宇权副教授以详实的数据指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仍然面临着地缘、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四个方面的风险,为化解风险,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中菲可以通过在命运共同体、战略互信以及安全格局三个方面着力。

 

张宇权副教授

 

 

接下来,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中东研究中心Linda Matar副教授则从阿拉伯地区的战略地位切入,引出中国在阿拉伯海的投资。Linda Matar副教授重点分享了美国阻碍中国投资的原因。在这点上,Linda Matar副教授主要从地理、地缘政治、经济和美国战略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Linda Matar副教授分享了她未来的研究计划。

Linda Matar副教授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非洲研究中心覃胜勇副教授则围绕着非洲展开。覃胜勇副教授先是简略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随后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包括发展连接亚洲与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贸易和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截至2021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推动了西非多个国家的港口的发展。另外,覃胜勇副教授还谈及了中国在非洲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面临的困难时,覃胜勇副教授主要从当地舆论环境和西方叙事两方面着手。

图片覃胜勇副教授

 

 

随后,会议进入圆桌讨论环节。研究院副院长、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谈及了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具体举措的落实;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教授Enayatollah Yazdani则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的全球性政策中的作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家、地区和国际三个层面的作用。

张朝枝教授

 

Enayatollah Yazdani副教授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谈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与百年变局的联系、平衡和管控“一带一路”倡议中存在的风险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倡议自身的变化和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博士后付承章指出考古学不仅有助于国别和区域研究,同样有助于跨区域研究;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闫凯从他涉及的相关项目入手,分享了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的看法。

 

孙兴杰教授

 

付承章博士后

 

闫凯副教授

 

最后,陈建洪教授总结了本次会议并感谢各参会者对本次会议的支持。第四期“一带一路”研究多学科交叉论坛顺利举办。